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

本文已影响1.55W人 

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晚年昏庸,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。

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,他们至高无上、君临天下。不过,追根到底,他们不过是经过"君权神授"包装的普通人,最多也就是从小受到的教育比常人好些。

正因如此,皇帝也会犯错,而且他们一举一动都牵动天下,所以犯下错误产生的恶劣影响也就更大,再加上史官记录、百姓流传,皇帝的过错会在民间被放大来批判。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

正所谓"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"。皇帝本也是凡人,又掌握他人难以约束的大权,犯下过错也是难免的。

在古代,很多皇帝的发展轨迹是这样的。最初,他们雄才大略、励精图治,堪称勤政爱民、英明神武的典范,但到了后期,他们却晚节不保,成为了祸国殃民的昏君、暴君。那么,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 第2张

要了解这种情况为何发生,我们不妨找几个典型的例子。比如说,北齐的文宣帝高洋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。

高洋是北齐是开国君主,其父是手握大权的东魏大丞相高欢,借助这一便利,他轻松成为了东魏的重要人物。在父亲、长兄先后去世之后,高洋成为了高家的掌权人,也就成为了东魏的新掌权人,在此基础上,他篡位建立了北齐。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 第3张

建国之初,高洋胸怀大志,当西边的老对手宇文泰想要趁新君登基立足不稳前来攻伐时,他亲自率军赶赴前线,宇文泰见北齐军队军容整肃、士气高涨,感叹道:"高欢不死矣",于是退军。天保三年(552),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厉兵秣马后,准备充分的高洋率军北上攻打库莫奚取得大胜,缴获牲畜十余万头,此后他多次御驾亲征,先后击败契丹、柔然、突厥等强敌,将北齐的疆域扩展到了极盛。

另外在内政方面,高洋也是十分用心,他积极进行改革,任用贤才、清理冗官、鼓励生产、编订法律,据《北齐书》记载:"突厥他钵可汗谓文宣为英雄天子。"然而,盛极必衰是自古以来的定理,《北史》记载,高洋"既征伐四克,威振戎夏。六七年后,以功业自矜。遂留情耽湎,肆行淫暴。"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 第4张

可见,让"英雄天子"变成无道昏君的根本原因,便是"以功业自矜",通俗来讲,那就是骄傲自满、夸功自大。

眼看北齐国力蒸蒸日上,对内百姓安居乐业,对外军队攻无不克,高洋满足于自己的功业,认为不用再努力,已经是该享受胜利成果的时候了。有了这样的念头,高洋开始追求享受、沉迷酒色,除此之外,他开始举止荒唐、残暴嗜杀,从人们尊敬的好皇帝变成了人人厌恶畏惧的暴君。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 第5张

另一个典型的例子,是比高洋更加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。我们知道,唐朝在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达到极盛,史称"开元盛世",作为盛世的缔造者,玄宗皇帝自然是功不可没,但和高洋相似的是,玄宗也是在为大唐开创盛世后很快又将大唐带上了下坡路。

从幼年开始,玄宗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,长大后,武则天被推翻、韦后把持朝政。

为了拯救大唐江山,玄宗联合太平公主发动"唐隆政变",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为帝。两年后,李旦禅位于玄宗,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执政生涯,一开始,他勤于政务、关心国事,还提拔任用了姚崇、宋璟等贤臣,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,唐朝从武后末年、韦后擅政时期的动荡中解脱,向着繁荣和富强发展。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 第6张

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,盛极必衰的规律又在唐玄宗身上得到了应验,在带领唐朝走向巅峰后,唐玄宗开始松懈了。从小就热爱歌舞艺术的玄宗眼看海内生平,大唐国富民强,便也开始了自己的淫逸。

首先,玄宗认为财力富足,便一改往日节俭的作风,追求其奢华的排场;其次,玄宗不再对大臣言听计从,而是只捡夸赞自己的听,厌恶和自己想法相悖的。

古代皇帝最初堪称勤政爱民,英明神武的典范 后期为何会晚节不保 第7张

为此,敢于直言进谏的宰相张九龄等人陆续被罢免,而李林甫这样善于察言观色、溜须拍马的奸臣则讨得了皇帝的欢心,得以出将入相、加官进爵。到了开元末年,玄宗又从儿子寿王李瑁手中不顾伦理地夺来了年轻貌美的杨贵妃。

有了美人在侧,玄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,白居易便在《长恨歌》中写道:"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"

最终,深受玄宗信任的安禄山谋反,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,而玄宗仓皇逃往四川,途中被迫逼死杨贵妃,唐朝自此走向衰落。

可见,让雄才大略帝王晚节不保的,有居功自傲,有贪图享乐,也有分心懈怠朝政、年老决策力和判断力下降等原因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