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联中央如何成为养老院:三年连换三任总书记

本文已影响2.65W人 

1982年11月,勃列日涅夫去世;1984年2月,安德罗波夫去世;1985年3月,契尔年科去世。不足3年的时间里,苏联人连续安葬了三任总书记、三任国家元首。放眼世界近现代史,可谓一大“奇观”。回溯此种政治奇景之由来,可窥见苏联解体前的政治体制疲态。

  勃列日涅夫成就了权贵们奢靡享受

1964年,赫鲁晓夫在苏共党内斗争中下台,由此开启了长达18年之久的勃列日涅夫时代。按苏联学者布尔拉茨基的说法,勃氏之所以当上总书记,乃是因为“他的肤浅本身成了长处”,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满意”。不独布尔拉茨基如此认为,历史学家梅德韦杰夫,对勃氏也有相似评价:“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,身居极为重要的政治职位……但是,作为一个大人物,他是那么平庸;作为一个政治家,他是那么缺乏才气。”“他是个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很弱的人,这正是他与所有前任的不同之处。”

为个人权位之巩固计,“平庸”的勃氏,选择以“稳定”为其施政方针。此种“稳定”,包括两个层面:一是不再制造波及全社会的动荡,不再搞运动;二是竭力维持干部体系的常态化、人情化。后者,是勃氏能够安坐总书记之位至死的关键。

勃列日涅夫去家乡接他年迈的母亲来莫斯科。豪华的轿车、柴可夫斯基的唱片,使他母亲感到很惊讶。到克里姆林宫后,勃列日涅夫让母亲参观自己宽敞的公寓——精美的家具、地毯、名画、瓷器、银器、晶质玻璃制品,这些大部分都是以前沙皇的珍藏。当勃列日涅夫问母亲感觉如何时,他母亲既惊讶又恐惧,不知所措。很长时间后,他母亲流着眼泪说道:“孩子啊,共产党来了,那你可怎么办呢?”

苏联中央如何成为养老院:三年连换三任总书记

勃氏如此,上行下效之风可想而知。对泛滥成灾的党内贪腐,勃氏有自己独特的 “哲学”认知:“你们不懂得生活。谁也不能只靠工资过日子。我记得年轻时在中等技术学校学习,我们给车皮卸货挣外快。我们当时是怎么干的呢?从车皮上卸下的东西中,每搬运三个麻袋或箱子,就自己留一个。国内所有的人都是这么生活的。”

  既得利益者不许勃列日涅夫辞职

斯大林时代,高级干部们既没有生命安全,也没有职务安全;赫鲁晓夫时代,高级干部们获得了生命安全,但没有职务安全;勃列日涅夫时代,高级干部们终于既有生命安全,也有职务安全,“天堂”降临了。

“如果发现州委书记在本州应届选举中有可能落选,就把他调回到苏共中央组织部担任视察员职务,两三年之后又推荐他(实际上是任命他)到另一个州去担任州委书记。不称职的部长从一个部调到另一个部,或者‘为他’建立某个新的部。为完全垮掉的干部寻找或建立清闲但待遇优厚的职务,往往派到某个国家当大使(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谁如遭失宠,往往派去担任此种工作)。”

因贪恋此种生命与职务的双重 “安全感”,“在册权贵”们愿意勃列日涅夫在总书记宝座上呆得越久越好。

1976年,神情常现呆滞、记忆严重丧失,连说话都感困难的勃氏,不堪重负,曾试图辞职,“但是他周围的人都要扶着他,哪怕他已不能思考,也不让他从总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,因为这是一种共同的需要”。

  克里姆林宫:老人之家

勃列日涅夫“十八年稳定”的结果,是造就了一架无比苍老的统治机器。到1980年,苏联关键机构的大部分干部都已超过了70岁,“政治局70岁以上的人比60岁和60岁以下的人多六倍,部长会议主席团则多四倍”。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后产生的14名政治局委员,平均年龄70岁;8名政治局候补委员,平均年龄66岁;10名中央书记,平均年龄近69岁。

勃列日涅夫在1982年11月去世,接替他的,是老态龙钟、病入膏肓、69岁的安德罗波夫。

安氏在总书记之位上仅一年有余,即于1984年2月去世。接替安氏的,是更加老态龙钟、病入膏肓、73岁的契尔年科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