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律楚材简介 耶律楚材最有名的诗

本文已影响1.38W人 

耶律楚材(又称耶律文正、长髯人等,1190年7月24日-1244年6月20日)字晋卿,号玉泉老人、湛然居士,生于北京,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、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、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。

耶律楚材楚材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,宋子贞说“其学务为该洽,凡星历、医卜、杂算、内算、音律、儒释、异国之书,无不通究”。著作有《西游录》2卷(或2篇)、《湛然居士文集》(或《湛然居士集》)14卷,前者为他随元太祖征西时所写札记,后者乃其47岁前所写诗文的结集。宋子贞所谓楚材“通究”的“音律”,主要指琴律,这在其《文集》中有多方面的反映。

耶律楚材简介 耶律楚材最有名的诗

  耶律楚材雕像

楚材的琴学修养,主要来自对琴乐的热爱。他对古琴的认识始于生母,这个消息在其子耶律铸和其祖父的一首诗中曾有透露:“先祖文献公赠祖母国夫人《弹琴诗》云,‘料应不入常人耳,独向松根月下弹’之句,孙铸谨追和。”尽管学者不能仅据此诗断定其母亲善琴,但楚材本人的诗作提供了更坚实的证据:“老母琴书老自娱,吾山侧近结蘧庐。”吾山本指辽宁东平(今属辽阳市)的有鱼山,王国维认为楚材诗中的吾山实指燕京西山。楚材作此诗时,其母亲已六十余岁,诗中明确说其母亲在西山结庐而居,以琴书自娱。由于金朝几代皇帝皆嗜琴,章宗尤甚,而楚材母亲贵为国夫人,且曾教授章宗禁中,可以自由出入宫禁,因此她当是从宫禁习得琴艺,并转而影响了楚材。

生母的操缦活动,引导楚材结识了古琴,并对古琴产生了浓厚兴趣:“湛然有琴癖,不好凡丝竹。儿时已存心,壮年学愈笃。”虽然如此,但其母亲并未直接教他学琴,这大概是希望他先学好圣经贤传,成为治世干才。以其根性,加上他对古琴的酷爱及其勤奋好学的精神,他自然不能久等,于是自己按谱习弹数十曲,虽然似是而非,却自鸣得意,其兴致与自视之高于此可见一斑:

昔我学鼓琴,豪气凌青天。轻笑此小技,何必师成连。

宝架翻旧谱,对谱寻冰弦。自弹数十弄,以为无差肩。

楚材说他对琴的兴趣是“壮年学愈笃”,这一点不假。元太宗元光七年(1230),楚材41岁,曾作《和景贤七绝》,其六云:“年来衰老四旬余,愿与人间万事疏。惟有琴魔降不得,鸣球戛玉彻清虚。”鸣球、戛玉皆指敲击玉磬,亦可指玉磬本身,此处楚材用来比喻古琴发出的乐音犹如金声玉振,诗中展示了他酷嗜古琴的形象。天兴三年(1234)又有诗云:“碧玉声中步月歌,弹来弹去不嫌多。从教人笑成琴癖,老子佯呆不管他。”直到他去世,乃马真皇后派人查抄其家时,家里也不过“唯琴阮十余,及古今书画、金石、遗文数千卷”,真算得上与琴书相伴一生了。

耶律楚材简介 耶律楚材最有名的诗 第2张

  耶律楚材

楚材热爱古琴首先表现在他以操缦为常课,余闲基本上都是在参禅、抚琴、赋诗、作文中度过的,其45岁时作诗所谓“扶衰幸有东坡杖,遣兴犹存玉涧泉”正是其抚琴生涯的真实写照。我们常常能看到他在不同场合下写的鼓琴诗,中有这样的诗序:“因足疾在告,弹琴逾时,腕臂作痛,自讼其痴,作诗以寄景贤。”有一次,他弹《广陵散》,一弹就是一整天;另一次,他可能与人有约,结果竟因弹琴逾时,遂写了一首诗自我解嘲。天兴三年(1234),他因足疾告假在家,与其倾服的栖岩老人苗秀实之子苗兰在60天内就弹了五十多曲(见后文),这虽主要是为了切磋琴学,但也称得上非常用功了。由于他是元太祖极为倚重的军政重臣,得扈从太祖南征北战,每每不能以琴会友,甚至根本不能抚琴,此时他就会发出深深的感叹,诸如“落日萧萧万马声,东南回首暮云横。金朋兰友音书绝,玉轸朱弦尘土生”、“牢落十年扈御营,瑶琴忘尽《水仙》声。酷思诗酒闲中乐,见说干戈梦里惊”等诗句,都是这种感情的流露。

一般文人习琴比较侧重体悟琴中韵味,不太讲求旋律和声音,但楚材不然,他在这方面亦力求做到尽善尽美。他自学操缦期间,有人劝他不要自作聪明,妄为穿凿,当虚心求师访道。他欣然接受规劝,着意访求古琴明师,不久就遇到自己的第一位琴学老师弭大用。弭大用,生卒年不详,其行事史籍亦乏记载,仅从楚材的叙述中知其为金朝琴待诏:“予幼年刻意于琴,初受指于待诏弭大用。”弭大用的琴风“闲雅平淡”,特别强调琴曲幽微意境的呈现。

其第二位古琴老师是苗秀实。苗秀实,字彦实,号栖岩,平阳人(今属山西临汾市),受知于同乡先达乔扆(字君章),与乔扆之子同从乔扆习琴,受到非常严格的教育。据称:“君章文学深博,兼通音律,教彦实与德容琴事。初受指法,累钱手背,以轻肆为禁,至一声不敢妄增损。”乔扆的严格训练,加上其本人天资聪颖、勤奋好学,遂以琴独步天下,并于金章宗泰和年间(1201—1208)成为翰林院待诏。据楚材讲,苗秀实任待诏时他就曾向其请益过琴艺,无奈请教他的人太多,不能与他对弹琴曲,颇为遗憾:“(予)每得新谱,必与栖岩商榷妙意,然后弹之。朝廷王公大人邀请栖岩者无虚日,予不得与渠对指传声,每以为恨。”宣宗贞祐二年(1214),金迁汴梁(今河南开封),苗秀实南渡,楚材更加无法向他请教。南渡的苗秀实则日从杨云翼、赵秉文等士大夫游,其琴道也出神入化,“其分别古今操弄孰雅孰郑,犹数一二而辨黑白也”,“常(常通尝)选古人所传操弄百余篇有古意者纂集之,将传于世,危急存亡之秋,良未暇也”。金哀宗天兴元年(1232),元兵围汴梁,楚材专门上奏寻找苗秀实,后来人虽找到,但才到范阳即谢世,他想再次向秀实学习的愿望没能实现。

所幸苗秀实之子苗兰携其父遗谱小半北来,楚材遂能从栖岩老人嫡传再次领受清绝之声:“其子兰挈遗谱而来,凡四十余曲。予按之,果为绝声。”楚材与苗兰虽以叔侄相称,但后者实可称为其琴学上的第三位老师。楚材明确说天兴三年冬曾向苗兰学习琴艺,并认为从他那里尽得栖岩老人妙旨:其子兰之琴事深得栖岩之遗意。甲午之冬,余扈从羽猎,以足疾得告,凡六十日,对弹操弄五十余曲,栖岩妙旨于是尽得之。

所谓栖岩妙旨,饶宗颐先生曾从指法角度总结为“指法从简”、“取音沉实”、“如蜀声之峻急”。楚材《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》诗云:今观栖岩意,节奏变神速。虽繁而不乱,欲断还能续。吟猱从简易,轻重分起伏。一闻栖岩声,不觉倾心服。

据考琴歌为楚材自作,他依此辞谱成的曲谱固然不能得见,但从其介绍可知他对十二律隔八相生的原理、制曲的原则和方法都是非常熟悉的。制曲而外,楚材还善斫琴,曾“得故宫门坚木三尺许,斫为琴,有清声”。宋子贞说他通究音律,诚然不假。
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说:楚材是我国琴学史上少有的修养全面、琴艺精到、琴风鲜明的文人琴家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